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媒体、新闻爆出各种公众号的高仿骗局。而微信官方也表示,在 2019 年共打击 4.5 万仿冒公众号。但即便如此,高仿号依然像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蟑螂一样,打不死除不尽,风头一过就又死灰复燃。实际上,这些高仿号之所以屡禁不止,与微信公众号背后的“代产业”脱不开关系。
公众号背后的“代产业”,成了仿冒号低价复活的温床。
有需求的地方,就会有生意,也就会衍生出产业。而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,坐拥着“微信用户”这一全国最大的流量池,从一开始就不缺乏各种需求。比如,这两年兴起的公众号“代认证”。
众所周知,微信在 2018 年关闭了部分公众号的留言功能。所有在 3 月份以后注册的公众号,都没有留言功能。
想要开通留言功能,就必须进行账号迁移。所谓账号迁移,就是购买一个有留言功能的老账号,然后将自己的账号主体迁移过去,获得留言功能。(ps:公众号不能直接变更主体)
也就是说,所有 2018 年 3 月之后开始做公众号的用户,想要拥有一个功能完整的公众号,都必须走一遍账号迁移流程。
在“账号迁移”这一强需求下,大量与“代认证”相关产业格外活跃。只需要在某宝、某鱼上搜索下“公众号迁移”,就能找到大批商家。
而强需求+大批商家的存在,就会催生出各种一条龙服务。所以与微博类似,微信公众号的生态里也有了一条庞大的衍生产业链:代认证、代运营、刷流量、买卖粉丝……
这些环节并不都是灰色的产业,甚至很多都是正规行当。而一旦产业链形成,公众号的各种定制需求也就可以被批量、且廉价的满足。但问题在于:灰产们同样也可以依托着庞大的产业链,不断低成本地死而复生。
以上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,由网搜网络科技(专业济南网站建设公司)整理发布。